四年級奧數(shù)基礎第十五講:盈虧問題與比較法(二)
來源:大連奧數(shù)網整理 2012-02-07 15:39:09
四年級奧數(shù)基礎包括很多題型,為了幫助小學四年級的孩子學習奧數(shù),大連奧數(shù)網整理了小學四年級奧數(shù)基礎講義。下面是四年級奧數(shù)基礎第十五講:盈虧問題與比較法(二)。有例題有練習,大家一起來學習吧!
四年級奧數(shù)基礎第十五講:盈虧問題與比較法(二)
有些問題初看似乎不像盈虧問題,但將題目條件適當轉化,就露出了盈虧問題的“真相”。
例1 某班學生去劃船,如果增加一條船,那么每條船正好坐6人;如果減少一條船,那么每條船就要坐9人。問:學生有多少人?
分析:本題也是盈虧問題,為清楚起見,我們將題中條件加以轉化。假設船數(shù)固定不變,題目的條件“如果增加一條船……”表示“如果每船坐6人,那么有6人無船可坐”;“如果減少一條船……”表示“如果每船坐9人,那么就空出一條船”。這樣,用盈虧問題來做,盈虧總額為6+9=15(人),兩次分配的差為9--6=3(人)。
解:(6+9)÷(9--6)=5(條),
6×5+6=36(人)。
答:有36名學生。
例2 少先隊員植樹,如果每人挖5個坑,那么還有3個坑無人挖;如果其中2人各挖4個坑,其余每人挖6個坑,那么恰好將坑挖完。問:一共要挖幾個坑?
分析:我們將“其中2人各挖4個坑,其余每人挖6個坑”轉化為“每人都挖6個坑,就多挖了4個坑”。這樣就變成了“典型”的盈虧問題。盈虧總額為4+3=7(個)坑,兩次分配數(shù)之差為6--5=1(個)坑。
解:[3+(6-4)×2]÷(6-5)=7(人)
5×7+3=38(個)。
答:一共要挖38個坑。
例3 在橋上用繩子測橋離水面的高度。若把繩子對折垂到水面,則余8米;若把繩子三折垂到水面,則余2米。問:橋有多高?繩子有多長?
分析與解:因為把繩子對折余8米,所以是余了8×2=16(米);同樣,把繩子三折余2米,就是余了3×2=6(米)。兩種方案都是“盈”,故盈虧總額為16--6=10(米),兩次分配數(shù)之差為3-2=1(折),所以
橋高(8×2-2×3)÷(3-2)=10(米),繩子的長度為2×10+8×2=36(米)。
例4 有若干個蘋果和若干個梨。如果按每1個蘋果配2個梨分堆,那么梨分完時還剩2個蘋果;如果按每3個蘋果配5個梨分堆,那么蘋果分完時還剩1個梨。問:蘋果和梨各有多少個?
分析與解:容易看出這是一道盈虧應用題,但是盈虧總額與兩次分配數(shù)之差很難找到。原因在于第一種方案是1個蘋果“搭配”2個梨,第二種方案是3個蘋果“搭配”5個梨。如果將這兩種方案統(tǒng)一為1個蘋果“搭配”若干個梨,那么問題就好解決了。將原題條件變?yōu)?ldquo;1個蘋果搭配2個梨,缺4個梨;
有梨15×2-4=26(個)。